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周芳

环境美丽、乡风改善、产业兴旺……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如今,一幅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我市各个乡镇铺展开来,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乡村旅游,为老村注入“活水”

清晨,伴随着啁啾的鸟鸣声,隐匿在太行山深处的石板房显得更加静谧,游客苏伟在大洼村的农家小院中醒来,推开窗户欣赏着太行山的美景。“这里的石头景色独特,梯田、山野风光和农家小院的慢生活让人很舒心。”苏伟说。

位于涉县更乐镇东部的大洼村,曾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鲜有人知,而如今景点遍布、游客不断,乡村旅游已逐步发展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这样的变化与更乐镇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密不可分。近年来,更乐镇借助大洼村自然优势,在充分保护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尊重原住居民生活习惯,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此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通过民俗非遗、社火节庆等方式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联系,助推文化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去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万元。”更乐镇大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巨元介绍,现在村内发展有农家乐、露营基地、民宿、小酒馆、咖啡馆等,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

■勇于创新,让特色产业“生财”

磁县陶泉乡辉水村的藏香猪养殖基地内,一头头憨态可掬的藏香猪在树林间尽情撒欢。但是在三年前,辉水村的村民还只能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集体经济也非常薄弱。

陶泉乡辉水村党支部勇于创新,积极寻求发展出路,通过外出学习观摩,根据村庄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旅游+农产品种植、深加工+生态养殖”的发展思路。

“通过观摩学习,决定将藏香猪养殖项目引进村里。从最初的购买猪仔、修建猪舍到后期的喂养全部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完成。”陶泉乡辉水村党支部书记刘秀堂说,经过不断的探索,找到了一条以“党支部+公司+农户”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之路。

经过三年的发展,如今藏香猪养殖已成为磁县陶泉乡辉水村的特色产业,香猪也从刚开始的20头发展到近300头。到年底,单是香猪养殖一项就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辉水村还将村内无人居住的老房子通过租赁收购再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搞起了乡村旅游,以此带动土特产品的销售。

“这些项目引进后,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是等不来的,只有真干、实干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刘秀堂说。

■环境治理,使乡村容貌“换颜”

“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坑坑洼洼沟渠多,走两步还会有垃圾出现。”邱县香城固镇小屯村村民孙鹏军深有感触,“现在路上连垃圾的影子都不见了。”

为了提升乡村“颜值”,香城固镇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差等情况,出动清扫车辆、挖掘机等机械,并组织动员镇村党员干部、保洁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对辖区主干道路、村庄街道、坑塘沟渠、房前屋后等区域,进行全方位、起底式清理整治。

香城固镇将付东村、付中村、付西村打造成3个省级和美乡村,并硬化西临河村、刘云固村等14个村道路43000平方米,铺设防渗管网130000米,改造进出村道路10公里,村内街道20000余平方米。

不只邱县,在峰峰矿区,每天的固定时间,临水镇主干道上都会有几位村民挥舞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路面。今年以来,临水镇始终围绕着“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融入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局面。

为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临水镇积极探索多元善治模式,通过系统整合辖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等资源,形成党员、群众、物业共同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格局。

同时,该镇通过设立志愿者银行,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纽带作用,引导群众积极践行“主人翁”意识,主动化身志愿者清扫自家门前及周边区域卫生,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格局,实现由“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