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楼的电动车如何“安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周芳

听民声集民智:不上楼的电动车如何“安放”

——消除电动车上楼“顽疾”问题大讨论系列报道之二

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

“其实,我也知道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不安全,可不上楼充电,楼下的充电桩根本不够用。”8月3日下午6点,记者在南程庄园小区看到,居民陈女士正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准备回家充电。

陈女士告诉记者,南程庄园共有30栋楼、2600户,按每家每户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来算,小区内至少有2600辆电动自行车,可充电桩只有三百余个,且经常出现充电桩前堆满无需充电车辆的情况。

“小区在空地内建了车棚,但真的遇到充电高峰期时,确实会出现没有充电口或不好找充电口的情况。”正在遛弯的居民孙晓鹏告诉记者,目前小区电梯内已经加装了“梯控系统”,有电动车上楼时,电梯会发出警报,但并不会停止运行。

“是否能再次升级系统,一旦有居民推电动自行车上电梯,电梯便停止运行。”孙晓鹏建议,在升级系统后,物业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控,发现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物业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和教育,让其了解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危害。

此外,孙晓鹏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推进电动自行车不上楼的一大“利器”。

去年2月,孙晓鹏将电动自行车推进家中充电,他刚满4岁的外孙女指着电动自行车说,幼儿园老师教过他们,不能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为了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我再也没有将车子推上楼。”孙晓鹏说。

车放楼下要让人心安

“电动自行车不上楼,可以有效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家住丰逸小区的市民孙勇峰平时的主要代步工具便是电动自行车,他坦言,推进电动自行车不上楼工作后,已经有不少居民选择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楼下,但仍旧有部分居民选择“铤而走险”,将电动车推上楼。

“其实,部分居民仍旧选择将电动车推上楼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其安全性。”孙勇峰解释,目前我市各小区都在逐步增设充电桩,但增设的车棚却有些小,还有部分充电桩没有车棚。“平时还好,遇到下雨天,雨水仍会溅到车上,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除了优化、增设充电棚外,市民王莎莎认为,充电安全也十分重要。“许多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距离较近,一旦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出现问题发生火灾,便会波及周边车辆。”为此,王莎莎建议,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附近增设电子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小区物业人员也应增加巡逻次数。

居住在兴友家属院的市民李女士直言,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一老旧小区,小区内摄像头不多,即使有摄像头,也存在一些死角,她担心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下的安全性。李女士认为小区内应增设摄像头并做好车辆登记工作。

降低居民充电负担

家住汉成华都小区的郝女士坦言,一些邻居推上楼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为了“省钱”。

“我们小区有不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但仍有个别居民选择在家充电。”郝女士说,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价格,在充电桩充电一般要花一两元,但在自己家中充电,可能只用花几毛钱。因为电动自行车经常要充电,长此以往能省下不少钱。

记者在该小区调查中发现,该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为:功率150W以下0.17元/1小时。按千瓦每小时1度电计算,该费用约折合1.13元/度,是民用电0.52元/度价格的2倍多。这些差价,也导致一些用户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更愿意让电动车“上楼”。

“能否进一步降低充电费用?”采访中不少市民坦言,如果能进一步降低充电费用,或充电费用与家用电价格相同,他们则更愿意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降低群众充电负担,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原则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充电费用主要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

此外,通知明确,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电网企业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向用户,均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涉及非电网直供电的,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电量,电网企业向非电网供电主体、非电网供电主体向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向用户,也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

树立安全意识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发生火灾,其根本原因是电动车质量不合格。”市民孙成在丛台区经营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他告诉记者,虽然2018年5月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于整车重量、速度等方面有强制规定,但换装劣质锂电池,篡改时速、功率和电压等情形屡禁不止。

孙成介绍,正规品牌不提供改装服务,部分顾客就去外面找人改控制器,或者购买大容量的杂牌组装电池提升里程数,甚至会出现铅酸电池的车用锂电池的情况。“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控制条件完全不一样,如此混用存在一定风险,可能致使电池过充、过热、着火。”孙成解释。

对此,孙成建议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企业、配套设施运营商管理力度。电动自行车车主也应树立安全意识,在更换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器等配件时,选择正规门店,并定期检测电池内压力、实时监测电池温度。

让民众愿意主动把电动自行车放在楼下,解决“充电难、充电贵”的问题非常关键。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治理电动车上楼,不仅要充分考虑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安全意识、制定有力制度等“终端”治理方式,还要从规范电动自行车企业、配套设施运营商着手。有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用户、社区的配合,再加上电池技术的持续改进与突破,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方能防患于未“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