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我市各地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精心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乡味浓郁的各类活动,共庆共祝共享丰收节日。
■ 曲周县
9月22日,由河北省体育局指导,邯郸市体育局、曲周县人民政府主办,曲周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河北省农民丰收节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曲周县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在曲周县人民广场举行。
9月22日,在曲周县人民广场,农民选手正在进行“众人运粮”比赛。 本报记者 周绍宗 摄
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礼赞,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则是对健康生活的倡导。此次运动会将两者完美结合,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良好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本次运动会设置了“众人运粮”“袋鼠运瓜”“秋收拔河”“智跑成语”四个运动项目,现场设置的12个农产品展台摆满了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村民运动员代表、志愿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活动。赛场上,各代表队以乡镇为单位,紧密协作、默契配合,激烈的比拼,观赏性与娱乐性并存。赛场内,观众们自发组成啦啦队,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精彩激烈的角逐,不时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整场比赛热闹非凡,呈现出团结、争先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曲周县将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运动惠民活动,引导群众走出家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实现运动阵地“强起来”,体育活动“火起来”,农民群众“乐起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苑延涛 通讯员白丽英
■ 邯山区
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趣味横生的农民运动会、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展演……9月22日,邯山区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乐购邯山·惠享美好金秋消费来南堡”系列展演促销活动在南堡乡万亩桃园核心区北寨前村广场举行。
舞台上,农民们通过富有农耕特色、充满农趣农味的活动项目庆祝丰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展示区,有机果蔬、艾草、鹧鸪蛋等2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农特产品销售火爆。“尝尝我种的大红冠桃、滏阳桃,口感脆甜,今天一共展销了4个桃品种、2个苹果品种,都是有机果品。”种了二十多年桃树的南堡乡北寨中村果农冯立平边招呼顾客品尝边说,“南堡乡有漳河古道特有的沙质土壤,还有邯磁渠、邯肥渠的水滋润,我们采取统一生态种植,有40个品种错季成熟。”
“我们把农民丰收节与促消费活动有机结合,设置了5个板块展区,共展出特色农产品和农副产品100余种、名优果品50种、小商品150种、新能源汽车10台,一方面为群众搭建了多样化的惠购消费平台,以优质产品、优惠价格带动消费;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我们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让特色产品畅销全国,带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南堡乡乡长胡康楠说。
据悉,近年来,邯山区集中连片发展了万亩桃园、小堤、渚河源、花海粮仓4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其中万亩桃园示范区共种植桃、苹果、梨等各类果树10000亩,惠及北寨前村、北寨中村、北寨张村等10个村庄,受益群众6000余人。
通讯员张英颖 韩艳萍
■ 鸡泽县
9月22日上午,2024年鸡泽农民丰收节暨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在鸡泽县人民文化广场举行。企业代表、电商代表、农业专家等600余人齐聚鸡泽,共同庆祝这一丰收的盛会。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展销摊位前人头攒动。葡萄、梨、麻糖、酥鱼、薯片、麻花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现场制作的“剁椒鱼头”更是成为群众争先品尝的对象,热闹的场面让在场群众深切感受到农业的蓬勃生机与美好前景,领略到鸡泽县农业的独特“丰”景。
此外,多家企业、电商主播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带货,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创新销售渠道,让广大网民也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没想到我们的秋月梨这么受欢迎,只要品尝过的纷纷变成了顾客。带来的梨子不一会儿便销售一空,大家还加了我们的联系方式,要去果园采摘。” 鸡泽县玉银合作社代表王玉银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包括线上直播、农特产品展销、现场签约、文艺表演、县际捐赠、线下培训等多项内容,充分展示了鸡泽特优农业的新成果,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变化。下一步,鸡泽县将持续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场景的促消费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通过“提品质、创品牌、促融合”多点发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璇
■ 涉 县
“这个活动不但让我们农民有了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还能互相交流种植经验,感觉特别有价值。”村民李芬梅高兴地说。9月21日,由涉县人民政府主办,涉县农业农村局、井店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井店镇王金庄梯田广场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共涉及特色文艺表演、特色农产品丰收展、优秀农业企业成果展、梯田风景文化及农产品摄影展等多项内容,以多形态、立体式生动展现了农业硕果和农民的时代风采。
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洪亮介绍,此次丰收节活动旨在提高涉县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农民打开更加广阔的销售渠道,吸引更多人关注涉县的乡村发展,为涉县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涉县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培育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家庭农场104家、农民合作社223家,成为“一村一品一主播”工程全国试点,以及河北省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华北地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鲟鱼养殖基地和最大的蛋种鸡养殖基地。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10万元以上村突破75%,农民致富增收道路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