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古都邯郸,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周芳

古都邯郸,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

刘增山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华夏文明的传承渊源已久,自亘古延续至今。都城作为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的浮标,透过其惊鸿落影,即可窥见昔日历史经历中的兴衰沉浮。

中国历史,盛产古都。每一个都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一处古都都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都有其深刻的内涵。人常说:皇都看北京,帝都看西安,十都看南京,神都看洛阳,而古都邯郸,虽没有上榜中国的四大古都,然而它却有着自己的特殊魅力,它是中国荟萃古今智慧的成语之都,是一座劲刮慷慨悲壮的古风之都,是一座有着3100年建城历史的神奇之都……

一轴邯郸,如诗如画。它北望京都,南眺河洛,西枕太行,东襟齐鲁,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冀南大地,一名邯郸,千年不改。

古都邯郸好任性。

又为何这样任性?

它是一座八千至一万年前,就有汉族先民在这里狩猎耕作,开启了东方农耕文明曙光的圣地,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都、名城,经过千年风吹雨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他们依旧存在于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无一例外都是根基雄厚。“八朝古都,东京梦华”的开封,自建成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安阳,有3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五朝古都的郑州建城3600多年的历史,“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西安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历史。而邯郸具有八千年历史的磁山文化根脉绵延至今。

邯郸历史博物馆王兴馆长,对邯郸八千年的历史做了这样描述。

图片

新石器时代中早期,邯郸先民就已在磁山一带繁衍生息,开始以粟作农业和“掘穴而处”的定居生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创造了原始的农耕文化。1976年在武安磁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动植物标本,发现了约10余万斤炭化的粟(谷子)、家鸡和胡桃(核桃),改写了我国乃至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在邯郸历史博物馆,你还会看到,那里陈列展出的以陶质平底盂、鸟头形支脚为特点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铲、磨盘、磨棒为特点的农耕和脱粒工具,以长方形坑穴为特点的粮食窖穴,以陶、石器组合物为特点的祭祀或原始宗教遗迹等,还有出土的发笄、用于佩戴的蚌环、穿孔蚌饰等装饰品等,展现了磁山文化的制作工艺技术,表现出先民生活中的审美追求。

这就是深植在磁山文化厚土里的古都邯郸。

这就是自女娲创世以来亘古相传文脉不断的圣地邯郸。

它是一座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天下名都”。

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继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中牟(今鹤壁西)之后,定都邯郸。此后,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历经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幽缪王八世,直到公元前228年被秦国所灭,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两千多年前的赵都邯郸,疆土之幅员辽阔,山川之钟灵毓秀,物产之富饶华赡,器用之精良通明,歌舞之繁盛旖旎,魅力无限,难以有比。

据邯郸地方文史学者李绍健先生考证,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将国都迁徙到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繁华。那又是一个英主雄踞、才人辈出的时期。以段干木、公孙龙、荀子、赵胜、嬴政、毛亨、毛苌、戴德、戴圣、王莽、魏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人物腾跃于不同历史时期。胆识超群、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百战不殆、所向披靡的廉颇,智勇贯世、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不畏强暴、勇于穴斗的赵奢,囊锥自现、挺身自荐的毛遂,力挽狂澜、强力制秦的李牧,珠客三千、礼贤下士的平原君赵胜……一时间,这些人物将赵国辉映得人文荟萃,云蒸霞蔚。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破邯郸,赵王迁降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赵。次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并重建邯郸宫城,富丽堂皇的温明殿即建于此时。一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是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全国五大都会盛名,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五代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初为后唐的国都,后成为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陪都。

它是一座有着近二千年辉煌文脉的“文学之都”,没有之二。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曹操应势而起,于邺城建都,从此邺城代邯郸而勃兴,并迅速崛起,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最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目击种种社会的惨状,感受强烈。遂建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在此吹响了建安文学的集结号。左思的《魏都赋》记载了邺城之盛:“黝黝桑柘,油油麻纻。均田画畴,蕃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翳,家安其所,而服美自悦。邑屋相望,而隔逾奕世。”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为核心的建安文学劲旅,眼见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不再将文学视为阐发儒家经义的工具,而是用来反映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主张与感受,于是,描写战乱、人民疾苦和渴望国家统一的作品大量产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人生体悟,形成了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的文学风格和独具特色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从思想新变开始,带来了文学样式的革故变新,追求自由的思想带来了更为自由的文体。建安十二年,曹操自邺城出兵,路过碣石写下的《观沧海》短诗以及蔡文姬写下千古绝唱长篇叙事诗的《胡笳十八拍》,皆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格调。

建安文学可以说是华夏古代第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它以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内涵以及“建安风骨”的独特魅力,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且影响了后世,作品经典,声名远播。

它是唯一一座千年瓷都,没有之二。

一千多年前,磁州窑创烧于北齐时期邯郸磁县观台镇一带。北宋时已达鼎盛时期。当时有“千里彭城(今峰峰),日进斗金”的美誉。磁州窑,已成为古都邯郸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这个符号便是磁州窑的“龙”的瓷品。

图片

你站在磁州窑博物馆的白地黑花龙纹大盆前,会浮想联翩。

白地黑花龙纹大盆的盆器形宽大,气势磅礴,高20.5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39.5厘米,器形硕大,尽显北方瓷器的粗犷与豪放。在内底的白地上,一条黑绘盘龙纹盘旋而卧,张牙舞爪,龙舌长吐,或盘旋于瓶身,或飞舞于盆底,每一条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破壁而出,直冲云霄。盆壁上则绘有两条黑绘行龙,首尾相接,游走于瓷壁之上,动感十足。瓷品的笔法纯熟流畅,剔刻线条刚劲而有力,龙纹生动自然,彰显出龙的威严与神秘,充分展现出当时制作者的高超技术水平和绘画功力,这件作品也是磁州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藏于浙师大陶瓷艺术馆的磁州窑嘟噜瓶,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装酒用的瓶子,造型独特,腹大而矮胖,小口呈倒梯形,口径较小,便于密封,瓶的肩部多为溜肩或球形腹。这件器物上的龙纹以黑绘刻划的形式,龙身细长且蜿蜒盘旋,仿佛随着瓶身的曲线在舞动。龙爪的刻画尤为传神,三爪锋利,伸向前方,充满了力量感。龙纹之外的留白,给舞动的龙提供了更多游动的空间。

磁州窑的瓷龙,还誉满海外。

藏于日本白鹤美术馆的磁州窑黑剔花龙(摩羯)纹梅瓶,这件磁州窑白地黑绘龙纹梅瓶流失于日本,被视为国宝级藏品。造型为典雅端庄的梅瓶,肩部丰满圆润,向下逐渐收束,与腹部形成明显的过渡。底部瘦削挺拔,圈足则稳重而富有力量感。作品上的龙纹又被称为摩羯,或鱼化龙。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神,生命之本,到中国逐渐演化为海里的鱼龙,鱼化龙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古喻金榜题名、高升昌盛。作品中的龙身蜿蜒盘旋,将头、尾、爪巧妙地布局于瓶体各处。龙的前爪一扬一收,力度感十足,营造出一种龙即将腾飞的紧张氛围。飘动的龙须和脊翅更是为整体增添了几分威猛与霸气。瓶身的龙鳞纹样剔划得细致入微,每一片龙鳞都清晰可见,排列有序,彰显出匠人们精湛的工艺水平。此外,瓶子的上肩部和下部还施以黑釉,刻画出变形的菊瓣纹,与中部的黑釉划花龙纹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白地黑刻划装饰更是北宋磁州窑陶瓷工艺水平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磁州窑黑剔花龙纹长颈瓶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是一件宋代磁州窑的珍品,瓶身底部刻有“花瓶刘家造”字样,虽然真赝一直存在争议,但其独特的装饰工艺和造型,无疑使其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件作品,剔花龙纹瓶身造型优雅,长颈与腹部线条流畅,采用了难度较高的白地黑剔刻工艺。龙纹中双目圆睁而有神,五爪趾尖锐而遒健,肘毛飘逸而有序,龙身形体瘦长,正用力升腾,蜿蜒向上,呈现出一种飞跃的姿态,展示出龙的力量与优美,无疑为供奉宫廷的御用瓷器。底部装饰以莲瓣纹,内部用细线刻出卷草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与龙纹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使得整个作品线面分明,张弛有度,构图完美,是难得的珍品。

早在元大德年间,泰国国王到元大都觐见元朝皇帝时,曾提出招聘磁州窑陶工同往传授技艺;在日本的桃山时代(约中国元代)也曾在志野和唐律出现过白釉黑花制品。在九州福冈修地铁时出土的约十万片中国陶瓷片,其中有不少是磁州窑瓷片。此外,在日本的广岛福山市草户千轩遗址、大津南滋贺町、福井市一乘谷朝仓氏遗址均出土过磁州窑化妆白瓷及瓷片;朝鲜的“绘高丽”陶瓷制品也是直接模仿了磁州窑的白釉黑花。此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地均出土过古磁州窑的瓷片。现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几乎都收藏有磁州窑瓷器。

当你细细品味这些带有龙纹装饰的磁州窑瓷器时,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古韵流转的气息,仿佛能够听到那龙魂永镌的呼唤。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件实用的器皿,更是一件件充满历史韵味与艺术美感的陶瓷珍品。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吉祥、权威与神秘的寓意。

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而来。龙,是中国的图腾,磁州窑的瓷龙,其含义可想而知。

愈是个别的,越是共同的。

愈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它是一座古今荟萃的成语之都,没有之二。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邯郸,其广袤的地域、丰腴的文化,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多元融合、千年沉淀,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不遗余力、旷日持久、背水一战等,都出自邯郸这片热土。

邯郸成语之所以广受欢迎,因它融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集鉴赏与实用于一体,好记、好念、好背、又好用。邯郸成语多是典故,每一条成语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佳话,寓于情趣,生动好听;每一条成语都有一条哲理,都有一段人生解读,精辟神妙、耐人寻味;每一条成语都有一个背景,都有一段历史,读史明智,开阔思路。邯郸成语就其智慧含量,称得上是个智库:若领兵打仗,如何取胜,可以从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围魏救赵、瞒天过海、背水一战、指挥若定、破釜沉舟等战术中选取谋略;若是治世,可以从纲举目张、轻虑浅谋、因人成事、赏罚分明、犯颜直谏、当局者迷等成语中选择参照;若是处事,可以从智者千虑、不遗余力、奉公守法、临危不惧、鞠躬尽瘁等成语中受到启发;若是做人,可以从顶天立地、以人为镜、志在四方、一言九鼎、利令智昏、坐怀不乱、鹞蚌相争、始终不渝等成语中汲取智慧。

邯郸的名字,为何能成为中国三千年文脉不断的历史文化名都?

因为它承载了八千年的历史沧桑。

且是它的生身,谁也无法更改。

谁要改,就改了古都的命脉,也即篡改了它的历史。因为它的名字即是它的血脉。

根据《后汉书》记载: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邯郸早在商代就已存在,其名为“甘”。到了春秋晚期有“甘丹”之称,“甘丹”为木火组合,木生火,火旺。从城邑来说,象征兴旺红火;从人来说,象征好运。“甘丹”的谐音是“肝胆”,引申为其性格为正义,为人肝胆相照,正是赵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写照。

放眼望去,古都邯郸,从古至今,孕育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气质,其外在的形、声与内在气质、品格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至名归。

这样铭刻在城头深入人心的名字。

谁也不敢改,谁也不好改,谁也不能改。

因为它已经化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