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吧,年轻人!
——四个90后研究生的“绿色吨半粮”实践
深秋的冀南平原,农忙过后,安静下来。
11月1日一大早,叶松林换上一件新的灰色大衣,郝展宏往黢黑的脸上抹了几遍擦脸油,冯小杰把头发抓了抓。老大哥蔡东玉,还是老样子。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会议室里,院士、农业专家、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都来了。
“曲周县王庄村的千亩示范田取得重要突破,‘绿色吨半粮’在中低产田上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宣布。
掌声热烈。张福锁的目光落在身旁这四个年轻人身上。
一位博士后、两位博士、一位硕士,中国农业大学的这四个90后,让这片盐碱地变了样。
合伙
“国字号”院校的高材生,为啥跑到曲周种地?
时间回到2022年5月的一个晚上,曲周实验站宿舍里,火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四个人边吃边聊。
“我前两天去农户家做培训,人家根本不信,说种地经验比我吃的米都多。”
“有些合作社看着规模不小,但还是老把式,不是新技术不会用,就是嫌投入高。”
“我们的研究,怎么用到大田里?”
…………
一番讨论后,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包块地,种种试试?”
叶松林专攻农业机械,蔡东玉研究灌溉,郝展宏和冯小杰精通农艺,农业技术难不倒他们。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15年前,一个带动中国小农户增收的创新模式——科技小院在曲周诞生。一批批中国农大学子走进村屯农家“自找苦吃”,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这四个90后,就来自他们。
郝展宏偶尔会想起在吉林梨树科技小院的日子,还有合作社那个把他当自家人的大叔。
叶松林忘不了,刚到曲周科技小院时碰到一个老农,端着盆用手撒化肥,用锄头吭吭刨地。“一家一户用不上农机,规模化才是趋势。”他有自己的判断。
冯小杰生在农村,家里的柴米油盐、一路念到博士的学费,都是地里的庄稼换来的。
“我爸是村里第一个买拖拉机的。我上小学四年级就敢开,够不到离合,就站着开!”冯小杰的眼睛大又亮,说起话来激情澎湃。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等我爸这辈人干不动了,谁来种地?谁会种地?”冯小杰常想。
四个人一拍即合。
风口
第四疃镇刘庄村有100亩地,流转后一直种不好。
听说农大的学生想承包,镇里拍板——先种,收了粮食再给租金。
靠着科技小院在曲周的口碑,他们赊种子、借肥料。旋地、播种、喷药、收割……全都自己干。
郝展宏在日志里写道:只有体验过农户所有种植过程,才能找到痛点和难点。
玉米播到土下4厘米,这是理论上的“黄金深度”。可借来的播种机一开,四个人傻眼了。这台机器适合硬地作业,他们的地已经旋耕过,土很松,种子直接下到8厘米。
想播得浅一些,得调悬挂连接杆高度、切盘入土深度等一堆参数。
郝展宏最瘦,他二话不说,钻到播种机下面。
调好了爬出来,再播,再测,爬下去再调……
八九个小时过去了,后背湿透了,两手磨得生疼。
“虽然最后播到了4厘米深,但出苗效果还是没达到预期。”郝展宏明白了,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别。
灌溉碰上机井管线老化,连夜改方案,引河水救急;打药赶上大风天,药都吹飞了……
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四个小伙子,飞奔在曲周的田野小路上。早晨起得比鸡早,晚上顶着月亮回家,灰头土脸,满身疲惫。
一年下来,平地机、深旋机、喷灌机、播种机全学会了,卫星导航精细播种、无人机遥感监测玉米长势,新技术都用上了……
2023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农业农村部,在曲周发起“绿色吨半粮”行动。
“吨半粮”,就是一亩地一年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总产量突破1500公斤(即1.5吨),代表一个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先进水平。
“‘吨半粮’不容易,再加个‘绿色’,要减少水、肥、药用量,那就更难了!”张福锁打比方,让马儿少吃草,还得跑得快。
张福锁鼓励他们参与进来。
干还是不干?
“100亩、200亩都种起来了,怕啥?”
“‘吨粮田创建’写进一号文件,未来农业的风口已经来了!”
他们把承包地扩大到1000亩,作为示范基地,向“绿色吨半粮”发起攻关。
转机
10月20日下午,叶松林带记者来到位于第四疃镇王庄村的千亩示范田。
“从这边,到那头,全是!”他手一挥,从东指到西。
这是曲周成方连片面积最大的一块地,打通了原来289个小地块。
拿下这些地,一封信帮了大忙。
1000亩地,租金加上各种投入,至少需要150万元。都是工薪家庭的孩子,谁家一下子也掏不出这么多。
叶松林带着资料,县城大大小小的银行,一家一家跑:“我们这个是国家重点项目,下一季,最晚明年,肯定出成果……”
没车、没房、没抵押,没人肯贷款。
有人冷嘲热讽:有学历、有本事,为啥不找个体面工作?
父母也不支持。
冯小杰的爸爸种地赔过钱,不愿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去了,又跑回去种地,图啥?”
电话这头,冯小杰不知道怎么回答。
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了。
四个人把这封信读完一遍,再读一遍。
总书记鼓励农大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他们说:“以前觉得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离自己很遥远,现在觉得很近,就在我们地里。”
一封信,让更多人对他们有了信心。
曲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动上门,不到10天,100多万元信用贷款到账。
钱一到位,马上抢播玉米。
不料,连着十多天不下雨,刚出的玉米苗耷拉了脑袋,得赶紧浇水。
到地里一开泵,水压不够,远处的滴灌不出水。升级大功率水泵,水泵有劲儿了,管道却崩了……
七月骄阳似火。一个人在泵房开关水泵,一个人盯着滴灌,另外俩人运送肥料。一天下来,衣服不知道湿了、干了多少回,胳膊也晒爆了皮。
“一早就来,晚上打着车灯干,连着干了十多天,这是在拼命啊!”家住示范田对面的王庄村村民王永胜说。
最远处的地浇完,凌晨3时了。冯小杰摸黑去河边关泵。
“你猜怎么着?河边坐俩人,钓鱼的!三更半夜我们能遇上,不都因为有热爱的事儿嘛。”冯小杰拍着大腿说。
像父辈那样肯吃苦,却比父辈更敢冒险,更乐观。
瓢泼大雨里挖排水沟,小麦被冰雹砸了,玉米遭了涝灾……旁人觉得苦,但在地头自拍的照片里,他们留下的总是灿烂的笑脸。
收成
10月20日下午,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划着土浪,穿梭在王庄村的田野里。
一个车头挂着三组设备,一趟过去,碎土、镇压、播种、铺滴灌带,全都干完了。
从地头经过的人瞪大眼睛凑近看,拖拉机还能这么搞啊!
这套设备是叶松林他们自己组装的。地大了,大型机器能耍开,耕地用上了无人驾驶拖拉机,施肥派上无人机,监测苗情用卫星遥感……
“白天扛锄头,晚上写论文。”冯小杰说,他们和普通农民最大的区别,是一边种地一边搞科研。
除了良机,还有良法。
扒开麦苗旁边的土,一条拇指粗细的黑色水带露出来,这是浅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系统。
在曲周,大部分合作社都是大水漫灌。大面积使用滴灌,这是头一份。
水泵一开,顺着水带上细小的孔,水肥直接到了麦苗根部。
“这两天帮你们浇地,发现滴灌真是个好东西,省水、省肥,麦子长得黑绿黑绿的,比旁边地里的壮实多了。”王庄村的农民王新礼给冯小杰打电话,一顿夸。
让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服气,不容易。
刚开始包地时,有的农户死活不让破田埂,不让挖排水沟,不让铺滴灌,指着他们鼻子问:“你们今年种,没准儿明年就跑了,地还能回到原样吗?”
心里委屈了,憋闷了,他们就找老师聊聊。
“这四个孩子碰到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站长张卫峰鼓励他们,搞农业,不是有热血、懂技术就行,更要受得了气、沉得住气、经得住事儿。
土地不负有心人。沉甸甸的麦穗、金黄的玉米棒子是最好的证明。
“叔,你看我们不光没跑,还把地越种越好了。”叶松林搂着地头来看“热闹”的大叔,开着玩笑。
797公斤、725公斤,这是示范田今年玉米和小麦的亩产量。
当地小农户平均打多少呢?玉米560.1公斤,小麦509.4公斤。
曲周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王寒菊算了一笔账:“曲周玉米、小麦的种植面积都将近50万亩,如果都能达到示范田的产量,就能增产2亿多公斤粮食啊。”
期盼
叶松林手机里存着两张航拍图,记录了王庄田野的“变形记”。
两年前,横七竖八的田埂把土地切碎,像打着一个个补丁。
再看这张新拍的,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绿油油的冬小麦整齐地铺满地面。
“小麦、玉米亩产1.52吨,增产、增效、减排都超过四成,一亩地节本增收795元。”11月1日,张福锁蹲在麦地里,兴奋地向参观的人们介绍示范田的新成果。
“一年时间就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因为他们懂技术,更因为他们爱农业。”他动情地说。
因为种地,冯小杰博士毕业延期了,还拒了不少好工作。
在石家庄上班的蔡东玉,周末就往曲周跑,早就没了节假日。
叶松林的女朋友在天津,好不容易来一趟,他就带着人家去地里看麦子。
在这块轻度盐渍化中低产田上,四个人摸索出“土—肥—水—种—管”一体化整装技术模式,筛选出“中麦578”等多个高产优质品种,还清了贷款,发表了论文,拿到了专利……
但他们不敢慢下来,路还长。
全国六成小麦、三成玉米就产自脚下这片土地——曲周所在的黄淮海地区。
“今天,我们在曲周最瘠薄的地里实现绿色高产,将来就能在更多农民地里突破。”张福锁有信心。
曲周县趁势而上,要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全县一半土地上实现“绿色吨半粮”。
51年前,老一辈农大人在曲周改土治碱,打响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
而今,一场新的科技攻关如火如荼。年轻的一辈接过接力棒。
冯小杰拍了一张地里的照片,发给在河南的父亲:真希望您来看看我种的地。
老爸发回一句话:放手干吧,你们才是希望!(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王璐丹)
短评
当“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不好好读书,就种一辈子地。”
“混不好就回农村老家去。”
过去,在很多老一辈人眼里,农村是“没本事”的孩子最后的归宿,种地是保底的饭碗。
而如今,年轻人返乡种地,成为一种新潮。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按照规划,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500万。
从中国农业大学的“种地四人组”,到“北斗女孩”张宸,当怀揣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农人”来到农村、扎根农业,这些新鲜血液就注定会和这片土地产生“化学反应”。
良种、良机、良法加持,在曲周的中低产田上,少用水、少上肥,一年还能打出1500多公斤粮食,一亩地增收近800元,这是普通农民做梦都不敢想的。但如今,四个90后研究生实实在在做到了。
土地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劳的人,广袤的田野也回馈给年轻人出彩的机会。叶松林说,他们的实践会让更多同龄人相信——农业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叶松林。”中国农业大学一位老师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耕作于田间,与大地为伴,当“新农人”成为“兴农人”,让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