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形成
孔令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邯郸的地方文化学者对邯郸历史上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和疏理,逐步提出了邯郸历史上十大文化脉系的概念,即赵文化、始祖文化、磁山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响堂山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从而把邯郸历史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五彩斑斓,博大精深,深深触动了世人,也为邯郸平添了历史人文的无限魅力。
在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中,除了成语典故文化外,其它脉系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文化现象,也都有着明晰的文化遗址和较系统的历史文献记载,只有成语典故文化是一个以全新的视角,新探索、新提炼、新概括的一个极具邯郸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因而,也就有着它自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现、砥砺、成长和积淀的过程,也有着它自己独具特质的历史内涵、文化体系和历史人文精神。
一、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形成过程
伴随着邯郸诸多文化脉系构建的前进步伐,作为一片处女地的成语典故文化领域,也学人奋起,成果纷呈。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准确地说是1983年10月,邯郸市文化界的柴国柱、梁辰、张纪书、杜学德等老一辈学者,独具慧眼,发现了邯郸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成语典故。好奇心、文化心、责任心促使他们你找我查,你搜我证,整理出了第一本《邯郸成语典故选》的油印小册子作为内部资料,由市文联印发,共147页,收录成语典故51条。这一个小册子的面世,在邯郸的文化界、社会学界、党政机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反响,一致认为这是我市成语典故文化的创始和奠基。
1988年,邯郸开始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市建委的申有顺同志负责起草申报报告。为了在报告中丰富邯郸的历史文化内涵,加重邯郸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份量,申有顺同志按照市领导的要求,连夜找到我市著名的文化学者梁辰,二人在酷暑难耐的盛夏,沉钩于茫茫史海,遴选梳理,追根溯源,广证博引,很快整理出邯郸成语典故276条。尽管因时间紧迫有71条未来得及注释与论证,但初步满足了申报材料的急需,后辑印为内部资料本《邯郸成语典故集萃》,署名:申有顺、梁辰编著。
1989年,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邯郸市文联编·柴国柱执笔的《邯郸成语故事》,共153页,收录辞条42条。
1998年,邯郸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郝在朝先生在已发现的邯郸成语典故基础上,又千淘万漉,千辛万苦,在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邯郸成语典故集》,计38万字,辞条1584条。
随着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辞条的逐步发现和普及,在邯郸市历史名城委员会的关注、重视和推动下,经多次商讨,论证和申报,于2005年,邯郸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成语典故之都的命名引起了当地民众的热议和自豪,也极大地提振了学界研究人员的热情和自信。2008年,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著名的赵文化学者申有顺同志又组织有关人员广泛搜集考证,编撰结集,在研究出版社出版了《邯郸成语典故辞典》,署名:主编申有顺,编著梁辰、马延亮、乔永生。该辞典辑录辞条4811条,真可谓集大成之作。
伴随着邯郸市成语典故文化的开发、成长和知名度的提高,邯郸学界的研究人员更加自信和努力,先后又涌现出了一批成语典故的著作和学者。1995年9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邯郸成语典故(绘画本)》,编文:韩荔;释文:赵宜忠;绘画:朱振芳、辛鹤江、赵金鸰、张玉良等。1998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张树芬编文,景英豪、范美丽为英文翻译,陈增哲、张冰洁、习斌、张云志、杨晓辉、李文岗、赵金鸰、崔爱民、谷中良等十四位画家绘画的《邯郸成语典故续编(绘画本)》。2006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王树义编著的《邯郸成语故事600篇》。201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昌兰、孔令德总编撰的旅游用书《邯郸成语典故》,辞条2322条。本书的副总编还有:阎学铮、徐火旺、侯廷生、左金涛、田家信、韩瑞明、张振华以及王秀存、陈军等编辑11人。2019年初,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委托孔令德、王昌兰二人对邯郸已辑录的成语典故按照五条界定标准逐条进行考释。当年8月,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了二人编著的《邯郸成语典故考释》。同时,民间还编写流传了邯郸成语典故连缀的《邯郸成语典故谣》《邯郸成语典故千字文》等。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潮的波涛涌动,也深深地震撼着河北学界,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初,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燕赵文库》大型丛书编纂工作。该丛书分为“文献篇”和“研究篇”两部分,列入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项目。邯郸成语典故文化作为“研究篇”的六卷二百一十册中,纳入单选成册的编辑范围。2019年7月,在该文库出版的十二册丛书中,申有顺同志主编、杨清藻同志插图、户继广参与编务的《邯郸成语典故集萃》一书隆重面世,为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又增添了光彩的一页。2023年11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由杜树杰、王兴编著的《邯郸成语》。此书分“赵国风云”“邺城风骨”“漳滏风物”三大板块,从与邯郸有关的1584条成语之中,精心遴选出植根于邯郸历史文化的150条成语,编纂而成。
邯郸被命名为“中国成语之都”,邯郸成语典故被省《燕赵文库》丛书单册出版,标志着邯郸成语文化的形成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标志着邯郸学人开掘成语典故的付出,在邯郸大地上竖起了一座光彩照人的成语文化丰碑。
二、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初成后的研究趋势
近些年来,邯郸成语典故的开掘走过了它的成长期、高峰期和成熟期,目前在多种形式创作展示的同时,也开始有了走向产业的萌芽。2019年9月21日,在邯郸市国学研究会的成语典故研讨会上,邯郸知名文化学者、原市文物局局长王兴指出:2005年之前的二十年,我市有一批文化人在不断地开发和研究成语典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2005年通过申报,邯郸被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后,借由这个由头,开始呈现出由不自觉转为自觉研究的新阶段,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比如书刊、绘画、剪纸、动漫、舞台剧等。到今天,成语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也逐步有了走向产业化的苗头。成语文化有可能要形成邯郸的一种主流文化,从目前看文化产业的效应还不大,还需要走很远的路。只有往深里做,把文化融入产业,变成品牌,才能形成大的效应。但仅靠现在的模式,市场很受限。成语文化要跳出传统观念,与新媒体、互联网融合,与高科技融合,才能做大做强。
果不其然,业内专家关于成语典故文化要走向产业的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特别是邯郸市在承办河北省旅游开发大会的进程中,为了打造邯郸旅游的特色品牌,努力把地方文化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邯郸提出了“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这一旅发大会的品牌口号。从而把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推入旅游产业的大潮中,并进一步把成语典故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时代产业的峰巅。为了适应邯郸承办省旅发大会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邯郸学界对成语典故的研究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旅游是产业,是经济,是要产生效益的。也就是说成语典故文化在与旅游的结合中,是要转变形态的,是要由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转化为与时代产业相适应的经济形态、物质形态。尤其是近几年来,邯郸市和有关县区把成语典故文化,作为一种当地转型升级的创新产业进行有益的尝试。如:学界的成语文化学者结合有关单位成立邯郸成语传播公司,研究、开发成语典故文化的创意产品,如文房用品,商务礼品,文化折扇,红木镇纸,以及书签、丝巾、钱包、抱枕等,都在适当的地方设计有关邯郸成语的题字、绘画、剪影等。后来,成语典故文化又从图书类产品发展到集邮、陶瓷、刺绣、草编、雕塑等工艺品领域,尽显成语典故的魅力和风采,开启了成语文化向经济领域发展的初始形态。接着,邯郸知名书画家郭文志、闫真、孙桂林和市剪纸协会副会长王秀梅等也都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成语典故书画、剪纸艺术珍品,作为邯郸的旅游纪念品。同时,成语文化的研究还与繁荣文化事业、做强文旅产业、提升文化素养结合起来,在旅游产业链条的不同节点上,创新思维,努力打造成语景区、成语饮食、成语店宿、成语体操、成语书刊、成语纪念品等,助力全方位做好邯郸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
二是与新质媒体相结合。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向重视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动能,是来自于技术革命带来的符合新发展理念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的质态。具体到新质媒体,主要是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即在推进成语典故文化新质化的进程中,业内专家学者发挥自身的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到有关部门和县区的实际工作的研究中去,努力探索把成语典故植入新质媒体中,实现文化研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突破。
三是与当代理论研究相结合。过来,学界对于成语典故理论的研究,除了在典源应用、属性界定、典故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外,其理论研究的触角又伸向历史人文精神的领域,如成语典故“胡服骑射”所折射的“改革开放、包容进取”精神;“将相和”“负荆请罪”所折射的“顾全大局、和谐天下”精神;“睹著知微”“抽薪止沸”“量入为出”“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善于思辨、智慧处事”精神等,这些可贵的历史人文精神对当代社会、当代作为、当代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对成语典故的理论研究又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脉搏,研究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7月17日上午,邯郸成语文化发展中心和邯郸成语文化研究会揭牌成立,这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重要指示、传承弘扬成语文化的具体举措,必将为繁荣我市文化事业、做强文旅产业、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