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孙伟
乡贤王道合
作者 :宋文斌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黄粱梦镇,是个横跨京广铁路人口众多大市镇。铁路西侧东官庄村,是个蕴有1000余户不大也不小的村庄。古老乡村民风淳朴,当地人世世代代靠耕种营生。作为现代革命史上共产党领导红色老区,亦养育出了为民族独立解放,为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无私奉献革命军人、干部、生产模范。以社会人文视角衡量,这是块饱含高尚社会文明之热土地。
自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东官庄亦出现过新时代劳动模范,先进个体经营者优秀人才。然而,大部分为本乡本土所知名人。如今东官庄,却因出了一位农民书法家王道合声名鹊起!更令人感生惊艳,还有以他为领头人营建的邯郸丛台区第一所“文化大院”先进事迹,这几年不但频频被区、市、省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媒体热络报道,而且荣膺中共中央宣传部多次发刊载文,给予高度表彰!
王道合在授课
东官庄“文化大院”,以继承弘扬民族书法为主干,衔代学习和宣传党中央新时代方针政策。随着该“文化大院”惠及乡民和附近十余座中小学事迹的热络报道,作为文化大院创建人王道合,其个人艰苦奋斗十余年,以搞书法文化经营,达己惠民先进事迹,这些年也由区、市、省报刊、杂志、网络、电台、电视台,以及《河北日报》、《光明日报》,均给予竟相报道。一位新时代蕴有思想农民书法家,王道合勤奋创业奉献公益,崇德向善感人事迹,犹如一股春风,正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以狂飙之势温暖着亿万人民心田。
出生书法世家 传承祖上荣光
书法世家。王道合1975年出生,父母均为农村社员。他从读小学深受祖辈好书法熏陶与影响,10岁练习书法,其天赋勤奋不辍。随着年龄增长,他潜行研读书法各个门派笔韵、章法与润笔要领。他崇尚古代欧阳询欧派书法,亦含对楷书、行书、隶书研习与创作。少年王道合书法已颇显扎实功底,他十二三岁即能写一手圆润娟秀毛笔字,深得街坊喜爱,亦为王家书法传人。
东官庄晚清时出有明贤为王道合曾祖父,曾担任邯郸县衙文吏,到他爷爷王荣家、父亲王希勤和叔叔王希民、王希金、王希纯三代人,皆凭书法闻名,惠及七乡八邻,大凡谁家红白喜事,或谁家店铺、作坊开业庆典,只要有人登门求字,王家人总以文墨尚品惠泽,从不计较酬劳回报。由此王家为方圆百里乡民挚爱,被奉承:“耕读善民,文墨溢香”之家美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对于一个拥有八口人大家庭来说,身为姐弟中最末的王道合,可说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不富裕家境里。他中学毕业即开始为营生,长年离家到外地打工。
从小颇得长辈们以书法助人,被人尊戴故事之感悟,使得王道合立志要将王家祖辈书法,给予弘扬光大!为夯实自己书法功底,不论在家务农,还是到外地打工,不论严寒酷暑,倘有闲暇就练字。一个农村青年谋营生于外地,很多时候对他练书法不具备条件。然而,这些困难对起小就蕴涵志向,尤显聪慧的王道合来讲,实属小菜儿一碟。在外地打工,一有空闲,他或以碎棉纱捆绑树枝当笔,以水为墨,找水泥地面练字,或以碎砖块为硬笔,在废墟墙面欣然抹画……。为钟爱写字,他把几款古今书法名家字帖长年带身边,将名家墨迹的一笔一划烂熟于心,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致使他书法字体章法更趋严谨俊逸,字幅作品日臻成熟。每逢年岁节庆,总有人登门向他求字。
尚好
坎坷艰难。大凡为事业奋斗之士,皆会遇有曲折和磨难。说起王道合走上以书法创业这条路,实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上世纪1996年,王道合与妻子闫丽花结婚后,仍然爱书法而入迷的他,曾有多年待在家里,闭门谢客,半月二十天也不出一次门,就在家练书法。有时候他看电视受启蒙,曾萌生,盼着有一天让自己书法作品,也能成为操家持业的一种进项,成为名士受人敬仰。
王道合醉心于研习古今名家书法笔韵,练字求渊,有时候他把自己满意的字幅,摆地上,再挂墙上,他挪动身子,端详来端详去,感觉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自家里添了孩子,生活负担加重。
俩
妻子闫丽花,秉性温和贤淑,吃苦耐劳,钦佩丈夫有志向,刚开始为他能专心练字全部包揽了种地和家务。可天长日久生活入不敷出。这让她对丈夫把书法当营生产生怀疑,开始唠叨埋怨他:字写得好管啥用?你不是白送人,或顶多别人请你吃顿饭,能解决全家吃饭穿衣?对妻子的唠叨,开始王道合没当回事儿,他心里嗔怪妻子是“头发长,见识短”庸俗女人观念。有时候妻子忙家务累巴巴,屋里院外走来走去,王道合依然只顾埋头练字,连句安慰话都没一句,这让闫丽花怨气顿生不打一处来!她脾气上来,连饭也不想给他吃!对于王道合练字练到痴迷,到犯傻程度这事儿,夫妻俩没少怄气。
为劝丈夫丢掉“邪念”去谋正业挣钱,闫丽花多次哭着哀求:“道合哎,道合,咱乡村不比北京、南京,也不靠海大城市,爱好归爱好,写字挣不来钱,养不起家,不管用?”妻子哽咽着越说越激动,“趁年轻,你再出去打几年工,我刨持咱庄稼地照顾家,等咱孩儿们大了家宽裕了,你书法手艺谁也偷不走……”父母赞成媳妇,并以祖训“己有能勿自私”帮媳妇劝王道合。父亲语重心长开导他:大男人操家持业为本,胸有高图也不能为己私欲,置家人不顾。对善于动脑,广览世时动态王道合来说,纵然他潜意识认为搞好书法,终有一天会派上大用场。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再次踏上去打工这条路。
宅心仁厚。从妻子劝说,王道合瞅农闲再外出打工多年,他依然没忘记苦练书法这项终生之挚爱。王道合文化程度不算高,秉性沉默少语不善表达,为人处世真诚厚道,然且学业颇有定力,蕴有抱负。王道合人品,真为我们民族圣贤——孔老夫子极为封赏:“君子欲讷于言,敏于行”楷模。
家庭经济稍微好转,王道合仍旧喜好闭门练书法。他偶尔串村走巷,看见学校放假后,孩子们无所事事只是打闹玩耍,他突发奇想,准备义务将邻里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书法学文化。他考虑这样既减少孩子家长麻烦,对他们学习成长也有好处,为传承王家书法夙愿亦有积极影响。王道合干事情一向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他一边自己当木工做桌椅、板凳,一边与邻居孩子家长们沟通,没想到大家都很感谢王道合热心肠。王道合教书法更教孩子们做人道理,让家长最感欣慰。他灌输孩子们:“写工工整整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开始,王道合在自家教谕着七八个孩子,可不到半月,全村有几十家大人都来找王道合,都把孩子送他家读书,学书法。这样出现了人满为患,单单靠王道合自家院儿教孩子已容不下。王道合义务施教善举,触动了农村学校老师,也波及到附近许多村庄,大家合伙出主意,又选择出新的更宽敞的教舍场地。自从王道合对邻里孩子们义务施教,村里孩子打架闹事的少了,孩子们学传统礼仪的多了,学校老师们也深有感触,学生们听话好教了。截止2015年,王道合家被邯郸丛台区宣传部正式挂牌,冠名为全区首家“文化大院”时,王道合已义务施教2800余名乡村孩子受益。
善行出硕果 勤奋铸辉煌
一鸣惊人。中国古训,皇天不负有心人,人处好心天不昧。2014年,是王道合年近四十不惑之年,也是他传承“己有能勿自私”家训,辉煌绽放大转折之年。这年秋天,有朋友建议他把书法作品,拿进邯郸市星期天文化市场试试。朋友为他打气说,没准,你擅长的欧楷字,还真能入书法行家们“法眼”。
盼自己书法攀上大雅之堂,能赢得社会认可,这是王道合少年时理想!然而,真到拿自己字幅去城市闯世面时,他内心的自卑和面对大众产生心悸,还是让他犹豫不决。凡遇事儿拿不定主意时,他好与妻子闫丽花商量。
“你一个大男人,遇这点事儿就蔫了!咱自己写字是劳动成果,有人愿买咱就卖,不偷不抢,你害啥怕!”妻子斩金截铁的话语,让王道合增加了信心。
瞅一个星期天上午,王道合拿上俩幅字,骑自行车30里跑到邯郸市展览馆文化市场,专挑了一个边鄙旮旯摆开自己字幅。看着泱泱逛市场的人,王道合心里开始扑通扑通乱跳……不曾想,他摆摊不到一小时,就有许多人围住他看字。很快有两位中年人抢着问王道合,一幅字要多少钱,初识市场,他对自己的字究竟该怎样定价,心里根本没谱。最后,王道合把两幅字送两位中年人手里,让对方自愿付钱。很快,一幅50元一幅80元,被俩人抢买走了。并且他听到好多人夸奖他字写得好,好多人询问他哪儿人,干什么职业,还有好多人向他讨要手机号码,大家都对他非常热情,这让王道合既激动又高兴,大可有点难于应付……
当天回家,闫丽花听丈夫介绍出售字幅原委,小俩口儿又像喜得贵子般地欣喜激动,在家立刻翻箱倒柜,又找出保存50余幅字幅。第二天,王道合骑车驮着妻子再到邯郸市字画市场。这一次他放大胆子,把自己字幅摆到靠近市场敞亮地儿展销,他稍有经验,将大字幅定价100元,小字幅50至80元不等。摆地摊一会儿,还是昨天中年人带头挑选买走一多半。不到中午,他们夫妇手里其余字幅被围观人抢购一空。夫妇俩,破天荒一天拿回家3000余元。
俩位顷刻间,黄粱梦镇王道合名字,像春天一声惊雷,传遍邯郸市……
初次售字,让王道合和媳妇像喝了蜜似地感觉到甜!又让他像是瞬间感悟到,对自家祖训“己有能勿自私”,豁然开朗有了另一种解释,他认识自己搞书法,长年窝居自家小天地,不闻不通人间大世界,亦为自私欠缺文化高品位。今后理当彻底摒弃这等愚昧陋习。同时也让他领悟到,在今天中国社会追明星赶时髦浮躁环境下,自己农民写得字被大众热购,这说明邯郸文化界有能人!
从此,王道合愈加认识到文化极具力量,妻子闫丽花更为受益匪浅,开始珍视丈夫作为。王道合懂得要使书法作品拓展市场,今后应以求精求臻品为创作理念。王道合书法主攻欧楷,亦衔好隶书和行草。他的欧楷笔力遒劲,涂墨沉稳恢弘大气,凝重而静穆;他的隶书工谨逸秀,美韵闲逸,婉通洒脱;他的行书潇洒自然,笔韵流畅,疏密有致;皆为内行人恭荐为书法臻品。
幸遇伯乐。虽然有了书法作品成功,让王道合获得一些收益,真正要想让自己文化产品融入全国大市场,能长期获取利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凑效。王道合刻苦学习在电脑互联网上出售作品,间或有收获,然而要单靠这一行当,来养活全家人生计,还是不行。从小出生农村,从未进入社会主流书画界与社会才俊有过交往的他,纵然他书法造诣为一匹千里马,可是没有遇到伯乐,要想在中国社会主流文化领域占一席之地,实为不易。
初售
2015年秋天,王道合和书法朋友肖进生在市里聚会,认识了丛台区政府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海臣同志。张部长对他书法好早已熟知。当听说王道合在农村长年义务教孩子书法、学文化,身兼学校义务教员事情后,张部长甚为感动。
张海臣同志很欣赏王道合书法,更看重他胸怀乡邻扶危济困精神高尚。说起书法,尚有文涵张海臣部长,深谙中国历史上书法大家轶事,有些大家身陷封建朝臣龌龊泥潭中,纵然颇含书法造诣精品大作,鉴于他们政治名声败坏,并不被恪守正义中华民族大众所认可。诸如我国宋朝皇帝宋徽宗,王朝大臣蔡京、秦桧……。张海臣同志身为共产党员,深谙我们民族赋予尚贤敬德传统。他敏锐地感悟到,只要将王道合惠及乡邻,奉献公益事迹大力弘扬,能促进其书法作品赢得社会尚好市场效益。
在张海臣部长举荐推动下,丛台区政府、《邯郸日报》社、邯郸电视台、《丛台》杂志社等媒体,争相派人到黄粱梦镇东官庄参观采访。这让不好张扬的王道合面对记者采访,又照相又拍视频,使他委实难为了一阵子。
由张海臣同志这位伯乐力荐,胸怀技艺王道合这一匹千里马,终于被派上了大用场。王道合好书法,义务教人育人感人事迹,很快由报纸、杂志长篇累牍地报道宣传,亦由邯郸市、河北省电视台连续竞相热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张海臣部长指导下,王道合在农村义务施教,相继增添了学习、宣传党中央新时期方针政策内容,更有利于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当年,适逢邯郸市政府推出在全市城、乡建立“文化大院”文明举措。
时代担当。“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张海臣部长赞赏王道合人品和才艺,2015年10月东官庄王道合家,成为全丛台区首家挂牌“文化大院”,一时轰动全市传为佳话。随之,王道合先进事迹再被河北省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河北日报》、《光明日报》载文报道,以示表彰。
王道合书法才艺和热心公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其作品也由全国网民纷纷争购。更有甚者,他本人不断被晋、冀、鲁、豫各地区厂矿、企业、部队、学校,邀请到现场挥毫题字,再有雕刻家镌刻成招牌、碑石,对他书法予以昭彰!每逢这样活动,邀请方不是送给王道合钱款,就赠送他贵重礼品,然而,王道合自从搞书法开始,多年来恪守自己做人底线,只要是为社会公众、集体献艺题字,一概不收钱,不收礼。
邯郸市第一中学,于2015年夏天为新落成学校大门题字立碑。校领导在全国百名书法家供稿中,甄选上王道合欧楷书法。当王道合题完:正人之德,正己之德,正社会之德,字幅之后,校领导率领师生,集体奉献他一个大红礼包。然而被他婉言谢绝。温文尚贤的学校师生,稔知王道合在农村义务施教,大家执意要他把钱收下。经反复谦让,最后王道合留下一句话:尊敬的老师们,请把红包奉献给贫困家庭学生。言毕,他上车离去。王道合处事高尚,深深感动了现场每一位师生。他无私尚节人生风范,温暖着千千万万中原人民。
截止今天,由王道合书写的欧楷书法作品,被河北省、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内蒙、山东、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全国逾百名雕刻家镌刻于自然名胜、人文名胜旅游地,他成为当今中国名副其实的书法名家!尚有中国周边许多国家,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许多的外国政要、专家和旅游观光者,慕名专程来邯郸黄粱梦镇王道合家求他惠字,与他合影留念。
王道合成了社会名人,家庭状况也有好转,儿子当兵大学毕业,工作也有了着落。按说王道合全家人该吃得好点儿,穿得好点。然而,王道合就是王道合,他生活俭朴,崇尚奋斗敬业精神一丝一毫没有改变。现在,他依然守在农村老家,只要没有外事应酬,他仍然保持着每天四五点钟起床练习写字。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大凡七邻八乡谁家有事找他帮忙,他从来都是撂下自家事儿准时前往。他帮忙别人,不论啥时候干完事儿就走,从来不主张吃别人家饭。后来大家知道王道合有这“癖好”,有人家为留他吃饭,不是把他自行车锁住,就是把他带去的工具、文具给藏起来。有时候,乡里乡亲凑一起高高兴兴吃顿饭,委实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继往开来:近五年以来,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王道合总是买上粮油、蔬菜、布匹等礼品,送给全村孤寡、贫困老人。他酌量自己家庭收入,有时候少,有时候多,从未间断过。东官庄村民王良田夫妇,患有先天性疾病,他们膝下抚养着俩孩子,家里长年缺吃少穿。王道合长年帮他家买米面、食油和衣服。这让还是壮年的王良田全家人很受感动。
鉴于王道合同志长期为家乡人谋福祉,2016年他被邯郸市政府评为“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燕赵文化之星”,连续四年荣膺社会主义新时代先进代表,荣获河北省政府表彰与嘉奖。
今天,王道合日常事务,比过去更多更加忙碌了。如今他担任着东官庄文化大院院长,邯郸市丛台区政协委员,丛台区书法协会副主席,身兼邯郸报社书画社理事。然而,王道合以农民淳朴、善良的本色永不褪变,堪为当代乡贤。我们衷心祝愿他书法和奉献公益壮丽事业方兴未艾,前程锦绣!
王道合先生部分近作欣赏
王道合先生部分近作欣赏
2019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宋文斌,又名宋文彬、宋雅,男,62岁。当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峰峰矿区人。现为河北省邯郸市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北京文化传播中心特邀作家。北京《采风中国》特邀编辑。有百余篇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发表于全国多家出版社书刊,暨省、市报刊、杂志。本人与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名校教授出书万余册,多次荣获奖项。其40万字散文著作《高山逸秀》,已被邯郸市、河北省、国家图书馆典藏。
作者简介:宋文斌,又名宋文彬、宋雅,男,62岁。当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峰峰矿区人。现为河北省邯郸市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北京文化传播中心特邀作家。北京《采风中国》特邀编辑。有百余篇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发表于全国多家出版社书刊,暨省、市报刊、杂志。本人与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名校教授出书万余册,多次荣获奖项。其40万字散文著作《高山逸秀》,已被邯郸市、河北省、国家图书馆典藏。
书法作者:王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