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涉及邯郸山、水一共有三处,皆在《北次三经》。具体记载如下: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关于第一段记载中的“黄水”,谭其骧先生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一文中有如下说法:“据《水经·洹水注》,黄水乃汉隆虑县即今林县境内洹水之北源。洹水即《汉志》、《水经》洹水,今安阳河。”其说可从。又据《水经·洹水注》:(洹)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也。东过隆虑县北,县北有隆虑山,……县有黄华水,出于神囷之山黄华谷北崖上,……去地七里,悬水东南注壑,直泻岩下,状若鸡翘,故谓之鸡翘洪,盖亦天台、赤城之流也。其水东流至谷口,潜入地下,东北十里复出,名柳渚,渚周四五里,是黄华水重源再发也。东流,苇泉水注之,水出林虑山北泽中,东南流,与双泉合,水出鲁般门东,下流入苇泉水。苇泉水又东南,流注黄华水,谓之陵阳水。又东,入于洹水也。洹水出山,东迳殷墟北。
据之可知,《山海经》所载之“黄水”,即《水经·洹水注》所载之“黄华水”。
关于“滏水”和“欧水”,谭其骧先生说:“《汉志》《水经》滏水(今滏阳河上游)在漳水北,此滏水、欧水在漳水南,不知所指。”“滏水”怎么可能跑到漳水之南呢?谭先生的判断显然有误,应该是把“神囷山”的范围划得过小了。笔者以为,《山海经》中的“神囷山”应非“隆虑山”那样的“一隅之地”,应该是太行山主脉以东,大致包括今河南林州以北、河北涉县以南漳河两岸的山地。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即在其中。
以上判断能否成立呢?笔者以为应该成立:一则“豫北山地”自成区域,并非笔者生硬划分;二则这样以来,不仅“黄水”和“滏水”皆在“神囷山”之范围内,而且也避免了“滏水”位于漳水以南的尴尬。
“滏水”即今“滏阳河”之上游,源出鼓山。据侯廷生先生考证:“鼓山,又名响堂山、滏山,是太行山东麓的一支山脉,北起武安市北安庄乡,南至峰峰矿区临水镇,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5公里。相传因有两个南北相对的鼓形山峰而得名。“峰峰”之名也由此而来。山的中部和南部有著名的响堂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分两区,南响堂有七窟,北响堂有六窟。”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滏阳县,本汉武安县之地,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广平郡,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以城在滏水之阳,亦曰滏阳。……鼓山,一名滏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奋湧,若滏水之汤,故以滏口名之。八陉第四曰滏口陉,山岭高深,实为险阨。”再,据光绪版《广平府志·舆地略》:“神麕山,在鼓山南,与鼓山对峙,山形若麕,故名。下有黑龙洞,石罅吐泉,滚滚如沸。……明杨性鲁《黑龙洞碑记略》:黑龙洞者,滏水源也。水从山根散出,如万斛珠玑状,与鼓山泉合流东注,即滏水也。”
至于“欧水”所在,学界至今似尚未定论。有论者以为“欧水”或为“漳水”之别名。笔者以为,《北次三经》谓“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谓“少山,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很明显,“漳水”在《北次三经》中属于“专用名”,以“欧水”为“漳水”别名于理不合。笔者以为,“欧水”似即《汉书·地理志》所载之“白渠”,《水经注》所载之“滏水独流入漳”,当系后世之迁变。
《汉书·地理志》:“魏郡,高帝置。……县十八:邺,故大河在东北入海。……武始,漳(滏?)水东至邯郸入漳。又有拘涧水,东北至邯郸入白渠。……武安,钦口山,白渠水所出,东至列人入漳。”
汉代的“列人县”大致即今肥乡。《元和郡县图志》:“魏黄初二年分邯郸、列人等县立肥乡,属广平郡。”汉“武始县”位于今邯郸市西南,大致即今磁县。故明显有误的“武始县漳水东至邯郸入漳”,应即“武始县滏水东至邯郸入漳”之讹。据此,“滏水”在《汉志》时期曾流经今邯郸市区西南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又,据明监本《山海经》卷三郭璞注,“(滏水)至列人县入于漳”,说明迟至晋代,滏水仍在今邯郸一带“入漳”。此其一。
又,据孙继民先生考证,《汉志》“白渠”即今“牤牛河”:牤牛河是滏阳河支流之一,发源于峰峰矿区和武安东南部,位于滏阳河源之北。……今牤牛河的河源方位及流向与古白渠水的河源方位及流向基本相符。在今邯郸迤西一线,从太行山发源流入平原的河流,自南而北依次有漳河、滏阳河、牤牛河、涧河、渚河、沁河、洺河(牤牛河、渚河、沁河、洺河现均为滏阳河支流,涧河现为牤牛河支流)。以上诸河流,漳河即古漳水,滏阳河即古滏水,涧河即古拘涧水,渚河即古拘水,沁河即古牛首水,洺河即古洺水。牤牛河古称何水,不明。如前所述,白渠水既受纳拘涧水,其源应在拘涧水之南,而滏水自西南直注漳水,且是“合漳之大川”,则白渠水不可能位于滏水之南并自南至北纵穿滏水北流邯郸之东,白渠水之源必在滏水之北。因此位于滏水和拘涧水之间的河流应即古白渠水所在,而现在的牤牛河恰在其间。……牤牛河有二源:北源在今武安市东南淑村乡境内,南源在今峰峰矿区内中西佐村一带。北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南源呈西—东流向。按照河源惟远的习惯,北源应为主源。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说“白渠”或即“欧水”呢?首先,直至唐代,今邯郸市区内的“滏阳河”仍为“漳水”之主河道。证据有二。证据之一即《唐焦客朗墓志》。该墓志1999年7月出土于今邯郸市中华大街东侧、邯郸市电业局南院综合办公楼的基槽内,中有“东望漳水之流,北见丛台之形”之语。证据之二即“家住丛台下,门前漳水流”的唐人诗句。前知,“滏水”位于漳水之西南,且位于“白渠”之南,而且在《汉志》时期“入漳”的位置亦在今邯郸市西南部。这样一来,“滏水”入漳的形式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在“白渠”入漳口的南面“独流入漳”;二即汇入“白渠”之后入漳。此其二。
又,据《汉志》,除白渠和滏水外,在白渠之北,尚有一条“拘涧水”,亦“东北至邯郸入白渠”。据之可知,在汉代乃至更早的《山经》时期,西南方向丛聚的川流,都在向邯郸一带汇集。如果有许多人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奔向同一个方向,在接近目标时,互相之间肯定要发生碰撞。同理,其时自西南而东北“奔向”邯郸的河流,在到达邯郸附近时,其河道也难免会贯通。换句话说就是,《山经》“滏水”在今邯郸一带汇入“白渠”的可能性无法排除。假如“白渠”就是“欧水”,则《山经》所载“滏水东流注入欧水”自然就是实录。此其三。
又,由于《汉志》“白渠”和《山经》“滏水”均源出邯郸西南山区,必然受季节影响,夏季水大,冬季水小。而携带泥沙的“漳水”则是一条常年性河流,日积月累,白渠的河道就会被淤塞抬高。关于这一点,《水经注》所载“白渠故渎”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总有一天,汇入白渠的滏水就会在汇口之上游决口改道。故《汉志》所载之“滏水东至邯郸入漳”即使属于“独流入漳”,也无法排除其曾经汇入“白渠”的可能性。此其四。
《北次三经》又谓“牛首之水东流注于滏水”。关于“牛首水”,谭其骧先生的说法是:“牛首水即《汉志》、《水经·浊漳水注》中的牛首水,源出邯郸县西北,今上游犹名牛照水,流经县北曰西河,又东注于滏阳河。”其说大致可从。据郝良真先生考证,“牛首水”实即“沁河”之前身:“涧河即古拘涧水。牛首水即今沁河。邯郸西缘一线有紫山、堵山等,而堵山以下至邯郸城西为丘陵岗地。这些丘陵呈西东方向分三组依次分布于城西北、城西和城西南,今沁河和渚河即蜿蜒流经三组丘陵之间。沁河自西北流经邯郸城北,渚河自西南流经邯郸城南。”又,《邯郸:老家沁河与护城河的沧桑巨变》一文对沁河的描述更为直观:“沁河源头有三:北源在紫山南麓,名岩嵛河;中源在武安车辋口一带,名北牛叫河;南源在武安胡峪,名南牛叫河。三河于牛叫河村东南汇合为沁河。沁河从牛叫河村向东流,经户村、齐村、孟仵村,过京广铁路到河坡街西口折北流去,经城西之西关,北至蔚庄村南又折东,在城北向东直到苏曹村南汇入滏阳河。……1963年8月的洪灾过后,为了根治沁河,从齐村大坝导沁河水向东北流入了薛庄村南的输元河。”据之不难推知,《山经》“锡山”实即泛称之“邯郸西山”也。“锡”与“西”谐音,事出偶然?抑或系文字经口述整理而成之证据?无法断然否定,因为在《西次三经》中,确有将“柏海”写作“勃海”的例子。再,据《水经·浊漳水注》:“白渠水出魏郡武安县钦口山,东南流迳邯郸县南,又东与拘涧水合。……拘涧水又东,又有牛首水入焉。”据之可知,牛首水当在“拘涧水”之北,而“拘涧水”又在“白渠”之北。牛首水不可能穿过“拘涧水”和“白渠”与“滏水”汇合,故如果我们信任《山经》关于“牛首水东流注入滏水”之记载,就只能认为这里的“滏水”与源出“神囷山”的“滏水”不是一回事儿,它要么是“拘涧水”,要么就是“白渠”。此其五。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只有一种解释可通,这就是:《汉志》白渠在源出“神囷山”的“滏水”汇入之前(即上游),单称“欧水”;在“滏水”汇入后(下游)则统称为“滏水”。如此,则《汉志》和《山海经》郭璞注所载之“滏水东至邯郸入漳”,乃是入于“白渠”;“牛首水”所入之“滏水”亦为“白渠”。舍此似无别解。此其六。
关于景水,谭其骧先生谓“景水”即洺河,其说可从:景水即《汉志》《说文》浸水,景、浸音近而变。《水经》作洺水,今曰洺河。《淮南子·地形训》“釜出景”,高诱注“景山在邯郸西南”。是景山即今武安县南鼓山,洺河出其北麓,滏阳河出其南麓。……《山经》景水应自今永年(临洺关)东与今洺河别而东流至曲周北注入海泽。《初学记》州郡河北道引《水经注》云:“洺水东北迳广平故城东,水积于大泽之中,为登泉,南北四十里,东西二十里,亦谓之黄塘泉。”《水经·浊漳水注》谓白渠水所潴之鸡泽,“东北通澄湖”,准以地望,澄湖亦即登泉。广平故城在今鸡泽东二十里,泽在其东,应在今曲周北境。洺水即《山经》景水,则澄湖即《山经》海泽。《山经》不及海泽所归,据其时大河经其东,知泽水应泄出东注于河。
顺便可以指出的是,这里的“海泽”,亦即“澄湖”,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又称“黄塘陂”,时为“漳水”之“调蓄湖”:“洺水县,本汉斥漳县,属广平国。漳水经其城,其地斥卤,故曰斥漳。隋开皇六年,以县西近洺河,改为洺水,属洺州。黄塘陂,在县西北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