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一网通”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服务“不见面” 办事“不出村”
邱县“一网通”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记者刘剑英)“俺腿脚不利索,自打有了‘一网通’,在家门口就能办手续,可省心了。”近日,邱县邱城镇后段寨村便民服务站内,70岁的残疾人任春早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在“一网通”代办员任春河帮助下,几分钟就办完了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申请手续。
后段寨村位于邱县、曲周、馆陶三县交界,距县城约25公里。任春早的家与村民服务中心虽然仅一墙之隔,但2018年之前每年申请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他都需要舍近求远往县城跑。“来回车费14元,上午赶到县民政局还得排长队,办好手续就到了下午。”说起以往申请补贴“跑腿”的经历,任春早禁不住感慨。
从往返县城奔波,到服务“不见面”、办事“不出村”,为任春早带来便利的正是邱县“一网通”便民服务系统。
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一网通”便民服务中心、村“一网通”便民服务站,邱县打造了县乡村三级便民审批服务平台,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认证、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认证、计生困难家庭特别扶助金申请等100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食品经营许可证、乡村兽医登记等57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乡镇和村,实行村级受理、乡镇审核、县级办结。
“服务站配备了电脑、身份证识别仪、高拍仪、手签板等电子设备,群众只需提供原始证件,现场电子签字确认后,纸质表单将全部转变为电子表单。”任春河说,村代办员负责证件初审、照片采集、证件扫描,把电子资料加密上传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乡镇工作人员经过网上审核后,将办理结果短信通知当事人。需由县一级审批的,由乡镇上传相关资料,群众不用往县城跑,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实现了办事“一张网、一趟清、不求人”。
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去年4月邱县在7个乡镇、21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一网通”便民服务中心(站),在邯郸市率先实现农村政务服务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配备专门工作人员;217个村均明确1名懂电脑、素质高的年轻代办员开展帮办服务。为稳定村代办员队伍,邱县还结合农村两委换届,将代办员纳入村“两委”干部管理序列,负责村民网上办事咨询和帮办。截至目前,该县三级便民服务平台累计办理各类事项5.1万余件。
“电子签章”是全程网上办理的核心环节。邱县三级便民审批服务平台均开通了电子签章管理系统,为每名工作人员配备密钥,解决审批过程网上流转问题。各环节应用的“电子签章”全部按国家规定进行了CA认证,使电子签批具备法律效力,实现档案保存数字化。
“从受理、审核到审批,电子表单流转的每个环节都设定了办理时限,超出时限将自动预警,解决了以往纸质审批无法时时、事事监管的难题。”邱县行政审批局局长谈书珍告诉记者,电子监察系统将自动记录操作过程和办理完成时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电子档案。对临近办结时限的服务事项发出黄牌提醒,超期的予以红牌警告并发出短信催办,使办理人员自觉按规章办事。去年全县共发出办理事项黄牌提醒232次,未发生一起红牌警告。
“电子档案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避免了以往监督考核中存在的人情和面子问题,有助于治理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谈书珍说,为提升审批服务效率,邱县还制定了《网上审批责任追究办法》,采取组织评价、群众评议、现场督查等方式,定期对平台运行情况和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企业和群众评议差的,亮牌警示、通报批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扣分,并与个人评先评优、年度考核挂钩,实现从管人到管事、从事后监督到全程监督的转变,最大限度防止权力寻租。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至农村的同时,邱县还推动商务服务、便民服务进农村,与保险、通信、供电等企业达成合作,群众不出村就能办理手机充值缴费、电费缴纳、涉农保险等业务。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