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有可测风云
对于气象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人员,一天中的多数工作时间都是在路途中度过。在风云变幻的天空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与风雨为伴,日夜穿梭于气象监测设备之间。他们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检定等技术保障,而这直接关系到气象观测、预报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8月8日,记者坐上车跟着他们一起出发,亲身体验气象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平凡与不凡。
穿着干衣去 披着湿衣归
每一场雨后,市气象局装备技术保障中心的工程师徐卫聪到岗的时间都会早一些。
8月8日一早,他来到单位的第一件事,便是登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此时,平台显示:小西环、市二中常规气象观测站的部分设备运行显示异常。
看到平台提示,徐卫聪并没有着急出门,而是坐在电脑前认真分析。设备故障分析,是他出门工作前的必做功课。
徐卫聪告诉记者,导致气象监测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设备自身配件的损坏,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他对每一个站点周边的环境,可能影响数据准确的因素都了如指掌。“我们工作有很多突发性,只有明确问题,出发前找出应对对策,才能提高维修维护的效率。”徐卫聪说。
8时30分,他检查好车辆,备好维修工具和设备,带着记者从单位出发。“做好准备,我们随时可能接到新任务。”
从市气象局到小西环常规气象观测站,有8.1公里。“维修维护时间不长,多数都是在路上,他们工作除了维护、维修,还有别的,时间不容耽搁。”为了节省时间,司机张师傅特意提了提车速。
9时15分,来到小西环常规气象监测站,只见三组气象设备立于一片青翠的草地中。
“常规气象站有百叶箱、雨量桶、采集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电源箱……涵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气压六个要素。”徐卫聪对气象观测站里的仪器设备如数家珍。
“系统显示小西环常规气象监测站雨水收集量远超周边几个站点,我怀疑是有杂物进入。”徐卫聪卸下雨量筒,认真对藏在桶内的翻斗雨量传感器检测起来。
“您看,就是这个小东西影响了数据。”徐卫聪从不大的容器内拨出一只小虫,而后又用刷子将雨量传感器里里外外刷了个遍。整个过程用时8分钟。
看似并不复杂的工作,其实都是细活,容不得一丝马虎。此时,户外温度达到33℃。仅几分钟,汗水就从他的额头流进了衣襟里,衣服湿透了,头发也被分成了一缕一缕。
“都习惯了。我们经常顶着烈日作业,冒着风雨巡查。”徐卫聪笑着说,他们日常维护的时候都是穿着干衣去,披着湿衣归。
40个站点 仨人守护
赶到市二中常规气象观测站时,是9时45分。这个气象站建在校园内的花丛里。因处于学生暑假期间,设备周边杂草丛生。
“昨日下雨,这个监测点没有雨量信息,应该是杂草或者树叶‘钻’进设备里,堵住了漏雨孔。”徐卫聪说。
打开雨量筒,果然不出所料,几片落叶将漏雨网上的漏雨孔堵得严严实实。徐卫聪拿出准备好的水和刷子,从里到外,仔仔细细刷了个遍,而后又滴入几滴水,进行了检测,设备可以正常运作。
“昨天下雨前还专门来此站维护一遍,没想到大雨还是将树叶击落进设备里。太深的草、树叶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容易堵塞雨量筒,干扰仪器运行。”徐卫聪说,除了对气象设备进行检测与维修外,他还要充当“除草工”角色。说话间,他拿着镰刀弯下腰清理了周围的杂草和树枝,然后捡起放入旁边的垃圾桶中。抬手看表,此时,已是10时43分。
新的任务就在休息的间隙出现。“人民路地下桥站点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徐卫聪电话里传来同事的声音。
“这属于应急处置,如果在主城区内,我们一般要30分钟内赶到相关地点。有时干着这个,下一个任务就来了,经常赶趟。”徐卫聪说,目前全市共有303个气象观测站,其中主城区2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县区1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由三位气象设备技术保障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查与维护。
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让全市303个气象观测站365天维持正常运转,这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这些气象站会因为很多因素需要维护,比如遇到大风天气,设备出现损坏的;部分站点建在特殊区域,通信信号不稳定,数据传输不及时的;又或者是在自然环境中,雨量筒堵塞,致使雨量数据异常偏低的……这都需要定期维护更新设备。
采访时,徐卫聪说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是基本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他看来,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事关气象观测装备的运行状况和观测数据质量。所以,不论是休息日还是节假日,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监控平台发出故障警示,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