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邯郸资讯 > 邯郸资讯 >

邯郸道上“国潮”热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周芳 时间:2025-02-01
导读: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华灯初上,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渐趋热闹。众多游客汇聚于此,观翘角飞檐、品特色美食、赏精彩演出,乐享古城文化年。 走进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北门,花陶茶坊店映入眼帘,茶壶、酒器、汤碗店内瓷器或风格粗犷豪放,或线条简洁明快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华灯初上,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渐趋热闹。众多游客汇聚于此,观翘角飞檐、品特色美食、赏精彩演出,乐享古城文化年。

走进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北门,花陶茶坊店映入眼帘,茶壶、酒器、汤碗……店内瓷器或风格粗犷豪放,或线条简洁明快,磁州窑“黑白配”特征鲜明。“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千百年来窑火不灭,邯郸道是千年古都的缩影,二者相得益彰,在这里开店理所应当。”店铺老板段晓琳说。

人民路上,春节前刚竣工的过街天桥成了“网红桥”。天桥采用仿古设计,连通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和北区。除了步行梯,还有直行电梯和扶梯,方便市民穿行。不少游人站在桥上拍照打卡。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有许多对邯郸道的描绘。明清时期,邯郸城内中街从城南门直通城北门,被百姓称为“穿城街”,即是邯郸道。

为擦亮“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城市品牌,去年3月,邯郸启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南起和平路,北至学步桥,长约1.8公里,纵跨人民路、丛台路两条主干道,串联回车巷、学步桥、武灵丛台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南区修旧如旧,保留了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风貌。北区则统一采用战国风格,构建起由室内购物中心、街巷、广场、连廊、四合院等组成的大型建筑群,从高处俯瞰,层层叠叠,犹如古时丛台再现。”邯郸市产投集团股权公司总经理于博洋说。

漫步邯郸道,一眼三千年。一栋古香古色楼宇上,身穿“战国袍”女子临窗而立,璀璨灯光下,仿佛穿越千年而来的古代佳人。

“之前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经常看到战国袍的相关内容,特意来体验下。”从石家庄开车来打卡的段丽莎对记者说,邯郸道上“国潮”热,古风汉服馆随处可见,画上精致妆容,穿上战国袍服,新潮玩法让年轻人乐此不疲。

进入北区,李白化身为说唱歌手,杜甫表演脱口秀,蔡文姬、貂蝉玩起电音、摇滚二胡……这些创新的表演形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心头好”。

“城市更新让千年老街焕发了新活力。”于博洋介绍,春节期间,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推出《古赵华章》沉浸式实景演出、太极国潮舞快闪等精彩活动,打造群众夜间游玩购物的首选目的地。

责任编辑:周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