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邯郸文化 >

邯郸成语捏出来

来源:邯郸晚报 编辑:周芳 时间:2024-08-21
导读: 成语活起来 当邯郸成语遇上邯郸市非遗传承面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8月19日上午,在邯郸市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春芳的工作室里,记者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刚走进李春芳工作室的大门,记者便被铺满整面墙的展柜所吸引。展柜后陈列着的是李春芳用面团捏制而

成语“活”起来

当邯郸成语遇上邯郸市非遗传承——面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8月19日上午,在邯郸市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春芳的工作室里,记者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刚走进李春芳工作室的大门,记者便被铺满整面墙的展柜所吸引。展柜后陈列着的是李春芳用面团捏制而成的各式人物,有形象逼真的四大金刚,身着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个个小巧精致、形神兼备,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小人国”的错觉。

邯郸的成语典故,在李春芳这双巧手上,被捏“活”了起来。

近几年,李春芳这些精巧别致的邯郸成语主题系列面塑作品登上了央视,入围了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还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多个奖项。

身着蓝色外袍的“小人儿”手握书卷躺在床榻上、头枕青瓷枕头正在睡觉,黑色靴子带着白底儿放置在榻边。地上放置了一方桌子、一把椅子,还有一口正在煮着黄粱米饭的锅炉,一把蒲扇。扇子上的纹理清晰可见……“面塑”这门非遗技艺让邯郸成语——黄粱美梦,变得立体起来,可视可感。

除黄粱美梦外,李春芳还制作了包括毛遂自荐、胡服骑射、负荆请罪、邯郸学步等在内,共16组邯郸成语主题系列面塑作品。在制作这些作品时,李春芳用时少则几天,多则长达半个月,才能完成一个作品。

“最难做的是‘胡服骑射’,马的肌肉感不好捏,马的姿势要琢磨怎样展现才能将成语中所蕴含的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这一含义表达出来。”李春芳介绍。为此,她专门购买了动物解剖的书籍,上网查阅了大量马的图片,边看边捏,推翻了多个版本,耗时半个月才完成了这件作品。

匠心妙手,塑出万千姿态

细看李春芳工作室里陈列的作品,更觉面塑技艺的巧妙。在一幅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多人场景中。数十位人物不仅衣服款式、颜色各不相同,连裤腿上的褶皱这种精细之处都被“捏”了出来。

“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是怎样被‘捏’出来的?”记者好奇。

“面塑可不是拿着面团随便揉一揉、捏一捏那么简单,把人物捏好,需要对人物的衣着、肌肉纹路、表情神态等都有很好的体现,才能展现出人物的特征。你看看,这幅场景里,每个小孩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李春芳告诉记者。

“面团制作需要用白面、糯米粉再加上甘油等材料揉到一起,然后上火蒸;蒸出来后,再根据需要添加颜料……”李春芳一边介绍,一边拿起手边的面团,取了一小块,几经揉、搓、捏、压、按,用刀灵巧地切、刻、点,一颗“多肉”盆栽就做好了,肉嘟嘟的叶子形象逼真。

“像,太像了,好像真的一样!”在一旁观看的记者连连感叹。

传统文化与非遗碰撞出的别样美学

今年49岁的李春芳从小喜爱手工制作。因姥姥是山东人,经常制作各式各样的面食,在姥姥的影响下,她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学习面塑技艺的种子。

大学期间,李春芳学习美术专业。2005年,她和有同样爱好的爱人罗小虎一同将软陶泥塑引入邯郸,开设工作室,并面向校园推广教学。2015年,李春芳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派面塑第三代传承人王玓,她重拾儿时的兴趣,从泥塑转至研究面塑。

将邯郸文化融入面塑作品的创作中,这一想法由来已久。“捏面塑是个精细活,需要耐心,想要将其传承发扬,更需要创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面塑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李春芳告诉记者。

苦练技艺,巧手捏“活”邯郸文化。2021年,在钻研面塑技艺多年后,李春芳开始将创作邯郸成语系列面塑作品这一想法落地实践,最终制作出16组作品,并广受赞誉。

现在,李春芳和爱人罗小虎正在制作《梦回三千年》的面塑作品。“以太行山脉为基底,打算将咱们的成语文化、赵文化、太极文化、磁州窑文化等多种邯郸文化融入到这件作品里。现在刚做好结构,我们还在不断调整、揣摩,反复修改,希望最终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出来。”李春芳说。

从喜爱到钻研,从学艺到创新,这一路走来,李春芳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将面塑非遗传承下去。

在李春芳看来,面塑制作能够提高小孩子的专注力、动手和审美能力;同时,面塑非遗传承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她和爱人罗小虎坚持多年在我市幼儿园、中小学开展面塑公益课堂,让更多的小孩子接触到面塑非遗传承。

“现在,将邯郸文化和面塑非遗创新性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在做出更多代表性面塑作品的同时,传播好、弘扬好邯郸文化,让传统文化开出新花,也让非遗技艺永流传。”李春芳说。

责任编辑:周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邯郸文化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Top